COP15主席、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出席边会并作主旨发言。图片来源:生态环境部微信公众号
“2021年,中国正式设立第一批国家公园,开启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新篇章。与国外国家公园建立之初大多是无人区的特点不同,中国人口众多,自然保护地内大多有人口分布,特别需要处理好人与自然、保护与发展的关系。”
黄润秋举例称,在海南,通过实施人工林的退出改造、植被修复、空中廊道建设等,推动实现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,有效解决了长臂猿栖息地破碎化问题,种群数量已从2群7-9只恢复至5群36只。
与此同时,中国坚持系统观念,推进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,并支持鼓励社会资本广泛参与。
黄润秋坦言,获得“地球卫士奖”的蚂蚁森林项目,已带动超过5.5亿人参与,累计种植和养护树木超2亿棵,种植面积超过274万亩。中国还开展了丰富多样的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实践,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上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据相关机构统计,2016-2020年,中国生物多样性相关公益捐赠总额达17.57亿元人民币,带动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。
“半个多世纪以来,在中国北部的塞罕坝,三代人坚持植树造林,在茫茫荒原上建成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。近年来,通过积极发展壮大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,实现了群众增收致富和乡村振兴。”
COP15主席、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边会上作主旨发言。中新社记者 余瑞冬 摄黄润秋说,在中国还有很多地方,在生态优先的基础上,走出了一条“产业与扶贫”“生态与生意”互促共赢的新路子。
通过多年努力,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,有效保护了90%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4%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,新增森林面积居世界首位,30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野外种群得到了很好的恢复。
黄润秋说,“中国的这些实践和成效告诉我们一个朴素的道理: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不是非此即彼的‘单选题’,人与自然是和谐共生的命运共同体。”(完)
旅客突发疾病 列车上紧急救援****** 1月7日,长春客运段青岛北至延吉西G1268次列车山海关站开车后,列车员传来信息,12车3A旅客王先生突发疾病,瘫倒在座位上起不来身,情况十分危急。 列车长魏巍得知信息后立即携带医药箱到达现场。经探查该旅客身体右侧无知觉,视力下降,语言表达不清。情况紧急,魏巍立即通过广播寻找医生,第一时间为旅客实施专业救治。 听到广播赶来的医生查看后,初步判断王先生有脑梗的征兆。经过放血疗法治疗后,虽然旅客的病情有所缓解,但情况依然危险,医生建议马上下车治疗。魏巍征得同行人同意后,帮助他们联系了葫芦岛北站及120救护车,做好旅客下车准备。葫芦岛北站到站后,旅客顺利就医。目前旅客已经脱离危险,病情稳定。 长春客运段温馨提示: 目前正值春运客流返程高峰期,如旅客有既往病史、孕期或者体质虚弱,应提前了解掌握自身健康情况,视情况选择出行,避免在长途旅行途中出现危险。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王涛 通讯员 潘洁 图片由长春客运段提供 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 [责编:天天中] 阅读剩余全文() |